广州白事宴席围餐怎么写

在广州,撰写白事宴席围餐(丧事宴席邀请函)时,可以遵循以下结构和内容:

广州白事宴席围餐怎么写
广州白事宴席围餐怎么写

标题

讣告答谢宴邀请函

称呼

使用正式且尊重的称谓,例如:

  • 尊敬的XX先生/女士
  • 亲爱的亲友们

正文

  1. 表达哀思
    • 简要回顾逝者的生平事迹,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例如: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您通报我们敬爱的父亲/母亲(或其他关系)XXX先生/女士已于XXXX年XX月XX日不幸逝世。在此艰难时刻,您的深情厚谊与无私关怀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安慰与力量。
  2. 答谢邀请
    • 感谢亲朋好友在丧期中的关心与支持,并诚挚邀请他们参加答谢宴。例如:为表达我们的诚挚谢意,并共同缅怀逝者生前的美好时光,我们定于XXXX年XX月XX日(星期X)下午X时,在XX酒店(具体地址)举行讣告答谢宴。届时,我们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与我们共度这一难忘的时刻。
  3. 告知宴请信息
    • 详细说明宴请的时间(具体到日期和时间点)、地点(提供详细地址),以及是否需要回复确认出席等。例如:请您务必着深色衣物以示庄重。如您能光临,请于XXXX年XX月XX日前通过电话(XXXX-XXXX-XXXX)或短信回复确认,以便我们做好相应的安排。

结尾敬语

使用礼貌用语结束邀请函,例如:

  • 敬请光临
  • 期待您的到来

落款

写明发送邀请的主体(通常是逝者的直系亲属)和日期。例如:

  • 敬上
  • XXXX年XX月XX日

示例

讣告答谢宴邀请函

尊敬的XX先生/女士: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您通报我们敬爱的父亲XXX先生已于XXXX年XX月XX日不幸逝世。在此艰难时刻,您的深情厚谊与无私关怀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安慰与力量。

为表达我们的诚挚谢意,并共同缅怀父亲生前的美好时光,我们定于XXXX年XX月XX日(星期X)下午X时,在XX酒店(具体地址)举行讣告答谢宴。届时,我们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与我们共度这一难忘的时刻。

请您务必着深色衣物以示庄重。如您能光临,请于XXXX年XX月XX日前通过电话(XXXX-XXXX-XXXX)或短信回复确认,以便我们做好相应的安排。

期待您的到来,共同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敬上

XXXX年XX月XX日

注意事项

  • 语言得体:邀请函的语言应真挚、得体,避免过于繁琐或冷淡的表达。
  • 信息清晰:提供明确的宴请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方便受邀者进行确认或咨询。
  • 符合习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邀请函的内容和格式,以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礼仪规范。

广州白事出殡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广州白事出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广州白事出殡的流程
广州白事出殡的流程

一、前期准备

  1. 开具死亡证明
    • 在医院去世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
    • 在医院以外死亡的,由公安部门开具死亡证明。
  2. 联系殡仪馆
    • 致电殡仪馆或登录“穗好办”APP进行遗体接运信息登记。
    • 殡仪馆将派车接运遗体至殡仪馆。
  3. 注销户籍
    • 正常死亡的户籍人员,可在殡仪馆“身后事一站式联办”专窗办理户籍注销手续。
  4. 搭建灵堂
    • 在家中或适宜的地方搭建灵堂,灵堂内摆放逝者的遗像。
    • 家属及亲朋会穿上特制的孝服,以示哀悼。
  5. 办理出殡手续
    • 到殡仪馆业务大厅预订遗体告别日期、场次、火化日期等。
    • 选定花圈、挽联、戴孝用品、骨灰盒(盅)等。

二、出殡当天流程

  1. 遗体告别仪式
    • 在殡仪馆指定的告别厅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 家属及亲友向逝者遗体告别,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2. 遗体火化
    • 告别仪式结束后,遗体将被送往火化间进行火化。
  3. 领取骨灰
    • 火化完成后,家属可凭相关证件到殡仪馆领取骨灰和《遗体火化证》。

三、后续事宜

  1. 骨灰寄存或安葬
    • 家属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将骨灰寄存于殡仪馆或进行安葬。
    • 殡仪馆提供短期的骨灰寄存服务,长期寄存或安葬则需另行安排。
  2. 办理相关手续
    • 如需办理户籍注销、抚恤金领取等相关手续,家属可携带相关证件到相关部门办理。

四、注意事项

  1. 礼仪规范
    • 参加出殡的亲友应穿着素净、庄重,避免穿着鲜艳或花哨的衣服。
    • 在葬礼现场保持肃静,尊重逝者和家属的感受。
  2. 时间安排
    • 遗体告别仪式和火化等环节需提前预订并按时进行。
    • 家属应提前安排好相关事宜,确保出殡流程的顺利进行。
  3. 费用问题
    • 殡葬服务费用因项目而异,家属可提前了解相关费用标准并做好预算。
    • 广州市提供惠民殡葬政策,对户籍人员和非户籍人员有一定的费用减免政策。
  4. 遵循习俗
    • 广州地区有一些独特的丧葬习俗,家属可尊重当地习俗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出殡流程。

通过以上流程,广州白事出殡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照顾到了家属和亲友的感受。

寿鞋怎么选择

在选择寿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以确保既符合传统习俗,又能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选择建议:

广州殡葬一条龙
广州殡葬一条龙

一、材质选择

  1. 布底:寿鞋的鞋底必须是布底,这寓意着步步高升,同时也因为布底更为舒适。布底鞋在行走时能够给予脚部足够的支撑和缓冲,减少不适感。
  2. 棉质:棉鞋是寿鞋中的常见选择,因为老人们普遍认为阴间比较寒冷,棉鞋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暖效果。棉质材料柔软舒适,透气性好,适合长时间穿着。
  3. 避免皮毛:寿鞋不能是皮鞋或带有动物皮毛的材质,因为这样会让人联想到动物,与逝者的尊严和庄重不符。同时,传统观念中也认为皮毛材质可能不利于逝者的来生。

二、图案与寓意

  1. 莲花图案:鞋底常绣有莲花图案,寓意着“脚踩莲花上西天”,也代表着指引逝者前往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在佛教文化中代表着纯洁和神圣,是吉祥的象征。
  2. 天梯与星星:除了莲花外,天梯和星星等图案也常被绣在鞋底上,这些图案寓意着为逝者指引方向,帮助他们找到通往天堂的路。

三、尺码选择

  1. 大一到两码:在选择寿鞋的尺码时,一般建议根据逝者生前穿的鞋子尺码选择大一到两码的鞋子。这是因为百年后脚部可能会出现浮肿现象,大一些的尺码能够更方便穿着。
  2. 舒适为主:无论选择何种尺码和材质的寿鞋,都应该以舒适为主。确保逝者在穿戴时没有任何不适感是选择寿鞋的重要原则之一。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颜色与款式:寿鞋的颜色和款式应尽量与寿衣相搭配,以体现整体的和谐与统一。传统上,男性逝者常穿黑色寿鞋,而女性则穿蓝色或其他素色寿鞋。
  2. 穿着时机:寿鞋必须等到老人咽气之后才穿上,因为一旦穿上寿鞋就象征着逝者即将前往另一个世界。未咽气时穿上寿鞋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3. 尊重传统:在选择寿鞋时,应尊重传统习俗和逝者及其家属的意愿。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可能有不同的寿鞋选择习俗和禁忌,应予以了解和遵循。

综上所述,选择寿鞋时应综合考虑材质、图案、尺码、颜色与款式等多个方面因素,以确保既符合传统习俗又体现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广州增城区殡葬一条龙服务

服务内容

  • 遗体运输与存放
    • 安仪殡葬车上有专门为遗体保鲜的冰柜,并且为遗体运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本公司有多部殡仪车,车内设备齐全,备有寿衣、全进口防腐剂、进口冰棺、防护罩、冰晶、豪华单架床、气垫床、冰冻机,并且配有殡葬师跟车。
    • 车队解决了尸体存放、长途运输、遗体返乡难的问题。
  • 丧葬仪式策划与执行
    • 提供葬礼鲜花、丧事策划、白事悼念会布置等服务。
    • 包括遗体接运、运送骨灰、遗体特殊处理、穿衣抹澡、葬礼布置、搭设灵棚、出殡用车、购买墓地、风水参考、葬礼策划告别、火化办理等。
  • 其他相关服务
    • 登记、电话预约殡葬服务、代办死亡证;遗体接运、冷藏、消毒、清洗、穿衣、整容,遗体火化;厅堂服务、花圈租售、代写挽联、横、条幅;各种丧葬用品租售,鲜花、盆花供应;冰棺租用、广州殡仪乐队上门;骨灰寄存、广州墓地安葬。
    • 提供专业的守灵服务,设置“家庭式”守灵服务场所,配备相应生活设施,提供专业守灵指导。
广州殡葬一条龙
广州殡葬一条龙

服务特点

  • 专业团队与设备
    • 自本殡仪站成立以来,接送亡者无数,得到了家属一致好评。安仪殡葬车服务中心是国内比较专业的殡仪服务运营公司,殡仪车数量多,配备齐全,服务及时周到,得到了很多家属的厚爱,当家属需要,我们可以及时协助处理突发情况。
    • 拥有专业殡仪服务人员,服务标准化,一对一专业指导。
    • 治丧团队 24 小时全天殡仪师在线解答,口碑优质。
  • 价格透明与保障
    • 个性化丧葬告别会收费标准公开透明,殡仪馆白事丧事服务流程全线留痕留印,做到阳光化操作,丧属自主选择,菜单式消费。
    • 专注陵园及殡仪馆服务项目明码标价,价格公开透明,没有任何隐形消费。
  • 快速响应与便捷
    • 广州可在 60 分钟内到达您指定地点提供服务。殡仪车租用随时可以电话咨询,快速上门服务。专业服务人员,协助家属处理各项初终礼仪事宜,安排送葬车出租车辆与人员送至家属指定地点。

注意事项

  • 交易前请仔细核实商家真实资质,勿信夸张宣传和承诺。如发现非法商家,欢迎广大网民举报,。
  • 在签订合同或相关协议之前,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广州番禺区殡葬一条龙服务介绍

广州番禺区的殡葬一条龙服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且贴心的服务,让家属在悲痛时刻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怀与支持。

广州殡葬一条龙
广州殡葬一条龙

服务内容

  • 从殡仪馆预订开始,根据客户需求和预算推荐适合的殡仪馆,并协助办理各项手续和程序。
  • 协助进行丧事筹备工作,包括追思会、告别仪式等的安排,确保一切井然有序,体现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
  • 提供专业的遗体处理服务,包括遗体接运、火化或土葬等选择,以及后续的骨灰处理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客户意愿进行处理,确保合法合规。
  • 为客户提供各种善后服务,包括祭祀用品提供、墓地管理等,让客户在丧失亲人之后能够得到持续的关怀和支持。

服务特点

  • 拥有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团队,能够提供全程服务。
  • 注重细节,尊重家属需求和文化习惯。
  • 提供 24 小时响应服务,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能给予家属心理慰藉和支持。

服务区域: 服务区域涵盖番禺区及周边地区。

总之,广州番禺区殡葬一条龙服务旨在为家属提供全方位、专业且贴心的服务,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

家里有丧事后三年内禁忌

家里死人三年内不能结婚吗在一部分地区,老人去世之后三年之内都不能结婚,需要守孝三年才可以;如果在老人去世之后办喜事的话,那么对于去世的亲人是不太尊重和在意的。对于这样的说法,现在很多人都不太认可了,因…,以下是对”家里有丧事后三年内禁忌”的详细解答!

文章目录
1、家里死人三年内不能结婚吗家里死人了有什么禁忌
2、守孝三年期间的有哪些禁忌
3、家有丧事多久不能串门
4、父母去世后有什么禁忌
家里死人三年内不能结婚吗家里死人了有什么禁忌
家里死人三年内不能结婚吗在一部分地区,老人去世之后三年之内都不能结婚,需要守孝三年才可以;如果在老人去世之后办喜事的话,那么对于去世的亲人是不太尊重和在意的。对于这样的说法,现在很多人都不太认可了,因为老人去世之后你守孝三年老人也不知道,而且对老人好和尊重应该表现在老人生前,多对他们尊重和关心一点。

家里死人了有什么禁忌1、棺木忌讳用柳木,相传是因为柳树不结籽,担心会绝后。2、不可以让周围的猫呀、狗呀的和故去的人靠近,因为他的那口阴气还在,要是它们这些畜牲的气对他吹两口就会引起严重的事情。3、直系亲属去世一百天内,最好在家守孝,除非必须,不要外出旅游、探亲访友等,以免将自身的悲伤气息带给他人。尤其是婚礼、开业、庆贺小宝宝出生等喜事,最好不要参加。4、过年贴红对联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但如果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第一年春节,门前是忌讳贴红对联的。5、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

守孝三年期间的有哪些禁忌
守孝期间不能做以下事情:

1.不得任官;

2.不得应考;

3.不得嫁娶,要在家守孝三年,闭门读书,谢绝世务;

4.居官者一律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闰月);

5.不能贴春联

6.守孝年份中,逢年不能贴红对联。

一句话概括就是:

忌参加婚礼、谈婚论嫁、拜年、贺寿、串亲、访友、参加联欢、穿红艳衣服,保持低调。

守孝(拼音:shǒu xìao),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出自《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说那刘大娘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

家有丧事多久不能串门
一般来说,结束白事一般需要七天之后才可以串门,有的地区则需要四十九天。在古代的时候,还会出现结束白事之后,三年内都不可以去别人家里做客,在古代人认为这是守孝,一定要三年才可以去其他人家,要不然就是不孝的行为。家有丧事之人一段时间不可以去别人家串门是因为传统风俗是一般情况下守孝的人不能戴着孝到别人家串门,在三年之内春节不贴对子、不放鞭炮、破五(正月初五)之前不串亲戚等。总之,戴孝期不能踏入别人家的屋檐,孝子在戴孝期间也不得随便串门,一般人家都不会让戴孝的人进入自家的屋檐。出殡后七七四十九日是不可串门的。俗称“脱孝”,传统礼仪之一。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戴孝期,时间一般为:七期(49日)、百日、一年、三年。

父母去世后有什么禁忌
一、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向堂亲姻戚报丧,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

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二、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一直以来,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

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孤独山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急水滩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坐下低小,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山冈撩乱,十不葬龙虎尖头。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三、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切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

四、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五、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老人在家中死亡, 该怎么处理!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所有的生命最终将会凋谢,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世间万物只有轮回才会繁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忌讳这件事,当真正身边的亲人离去时,以至于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亲人离开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伤心难过在所难免,但丧事还是要办,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为了让逝者能安然离开,作为家属来说,就有必要提前了解老人去世以后的一些处理流程。

第一,老人去世之前,子女最好陪在旁边

家里老人身体出现毛病,去世之前就会发现征兆,作为子女来讲,就要放下手头的工作,陪在老人身边走完最后一程,不要等离去以后给自己留下遗憾,这就是所谓的养老送终。每个人不能预测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间,如果老人的身体已经明显不行,还是有迹可循,比如说某些疾病已经导致身体非常消瘦,进食或进水非常少,甚至已经停止,这个时候就说明整个人已经完全不行,没有营养的供应,很难撑下去,离死亡也就不远了,子女就要有心理准备。

农村有一些独居老人,子女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当老人因为某些原因离开这个世界,身边没有子女,有可能到死后的第二天才被人发现,对于死者来说相当凄惨。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将死之人不能在床上离开,曾经有位80岁的农村老人说过,去世的人在床上离开,死后不管去哪里都会背着一张床。当然这个说法不科学,但很多年都是这么流传下来的,后辈们都会照做。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死后身体的肌肉就会丧失功能,如果躺在床上离开,难免有一些排泄物会流出来,让整个房间的气味难闻,床自然就不能要,临死之前把老人从床上盘下来,也算是让他体面的离开,留下最后的尊严。

临别的老人身体虚弱,一口气上不来,随时有可能离开,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最好有子女在旁边看护,可以几个人轮班守候,万一出现紧急情况,也有人及时处理。

第二,联系110或120,方便后续开死亡证明

老人去世以后,需要打电话联系110或120,毕竟普通人不能辨别真正死亡,需要专业人员到现场确认,可能有的人不知道先联系哪个单位,那就要看老人的具体状况。

有的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各个器官已经慢慢衰竭,可以确认即将离世,基本属于老死的范畴,如果去世之前还有挽救的余地,子女就可以第一时间拨打120,让医务人员来现场施救。哪怕救不过来,也可以确认老人是否真正死亡。

普通人辨别死亡,只能靠经验来判断,当出现假死的特殊情况时,就难以甄别。而医务人员有专业的仪器来检测,哪怕老人呼吸暂停还活着,也可以发现,最大限度防止假死的现象发生。

只要医务人员在现场确认老人已经正常死亡,后面开死亡证明也就十分方便,不用花太多的时间跑流程。

还有一种情况,老人的死亡原因比较蹊跷,原本身体很好,突然有一天没有任何征兆就去世,子女无法弄明白死因,就要保留现场,第一时间拨打110,让民警来调查。

只要是非正常死亡,非健康原因导致,民警就会调查,给家属一个交代,如果情况属实,之后的死亡证明也会由公安机关开具。

第三,通知亲朋好友

老人去世以后,要通知所有的亲朋好友,来陪老人走完最后一程。以前的时候,没有电话和手机,当家中有老人去世以后,就要派人去挨个去亲戚家送信,子女是重孝之人,有很多事情要忙,根本就走不开,只能找一个熟悉的人去送信。如今通信更加方便,有了电话和手机,家中老人去世,只需打电话通知亲戚就可以,更加及时,他们得到信息之后,第一时间就会赶过来吊唁。

第四,为死者理发洗澡,穿上寿衣入棺

一般来说,当老人快不行时,子女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去买好寿衣,做好遗像,如果老人不方便去照相馆,用身份证也可以,照相馆的人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制作。

特别是做遗像需要时间,等老人去世以后再去弄,时间比较赶,没有那么快出来,而且价格也要更高,提前准备好就不会那么匆忙。

老人在家中去世,男性就要理发洗澡,再换上买来的寿衣,之后才能入棺,这是必须要走的流程,意味着去除生活当中的烦恼,换上新衣服干干净净地离开。

人去世以后,身体会马上变得僵硬,如果放的时间太长,穿寿衣的时候就很难操作,洗澡就要马上进行,时间不能耽误。如果是在医院死亡,没有条件洗澡,最起码也要把老人的身体擦拭干净。

给死者洗澡这件事,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有入殓经验的师傅来做,价格也不贵,一般200元就可以搞定,提供洗澡、刮胡子和穿寿衣的服务,他们更加专业,花的时间更短。如果找不到师傅,洗澡穿寿衣只能由老人的子女来做,毕竟外人面对死者有隔阂,不愿意近距离接触。老人整理妥当以后,就要入棺。

在农村地区,老人去世以后要在家中放三天才能火化,这是流传下来的习俗,到了夏天去世的老人,洗澡穿好寿衣之后,要放入特制的冰棺,等时间到了才能去殡仪馆火化。

第五,准备酒席事宜

家中老人去世,也就是白喜事,有些地方比较看重,甚至比红喜事更有排场,由于来的亲戚比较多,村里的人也要过来帮忙,主家就要准备酒席。

农村的白喜事大多有2~3天,死者的家人要忙着处理丧事,没有太多的心思准备酒席,大多会请专业的班子帮忙操作,这类班子俗称一条龙,有专业的厨师和配菜人员,等开席的当天,就会带桌椅板凳过来。

怎么开席,完全取决于主家的经济情况,如果没有多余的人买菜,不想费时费力,菜品由一条龙提供,买菜的费用算下来,多少钱一桌就可以到最后结算。

另一种是派人去购买食材,丰俭由人,食材买回来以后由一条龙加工烹饪,之后再算加工费。

家属在准备酒席之前,就要特别注意食材不能浪费,有多少人来,要开多少桌酒席,需大致评估一下,好购买食材,如果规划的桌数与实际相差太大,要么来的人不够坐,要么买的食材用不远,出现浪费的情况。

第六,火化之前的准备

火化之前,相关的手续就要办好,最主要的就是办理死亡证,会涉及到村委、医院和派出所,过程相对繁琐,死者家属就要拿着相关的证件去提前办理。

殡仪馆在火化遗体时,就要核对死亡证明才可以,如果相关的手续没有办齐,遗体不能火化,只能存放在殡仪馆,按天数来收取费用,等哪天手续补齐了再火化。

火化操作间不会允许家属进入,一方面里面的温度太高,普通人难以适应,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家属过度伤心,照顾他们的情绪。

直系亲属在指定的场所等待,并准备好骨灰盒,当火化完成以后,工作人员就会叫号,亲属拿着骨灰盒去装骨灰就可以了。

第七,处理完老人的后事,处理存款及销户

老人安葬以后,就要处理遗留下来的存款,有银行卡的话,拿着死亡证明,可以去银行把钱取出来,将银行卡注销。

明智的老人,在生前就会将自己银行卡的密码告诉子女,取钱的过程相对简单,直接输入密码就可以。如果老人走得突然,来不及告诉子女密码,就要拿着户口本,去村委开证明与死者的直系亲属关系,将双方的身份信息复印存档,签字确认以后才能取钱,而且每次取钱的额度有限制,金额太大不能一次取完,整个过程就要繁琐一些。

等所有的手续都已转过来以后,还要去派出所销户,养老金会停止发放,直系亲属也可以得到一笔安葬费。

不管是城市的老人还是农村的老人,去世以后都会举办葬礼,作为子女来讲,能提前做好准备最好,等真正去世以后就没那么紧张,毕竟相关的流程和习俗都要遵照,不能马虎对待。

如果老人生前有交代,举行葬礼可以按照老人的意愿来做,如果没有交代,可以跟父母健在的一方商量。老人去世以后,作为子女就要尽忠尽孝,最后一程要照顾好老人,让老人能够体面地离开。

丧葬习俗:从始到终周到圆满

华夏号称礼仪之邦,一部周《礼》禁锢了中国5000年。大到国事,小到生死,举凡种种,都有说法。一生一死,世人皆同。上党人对待生死,从始到终周到、圆满。

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死是令人悲痛的事情,所以死者的亲属对治办丧事都很重视。同婚礼相比,丧礼更为繁琐和复杂。《潞安府志》载:上党境内“送死多厚于奉生”。人一旦寿终,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理丧。阴阳先生根据死者去世的时辰和寿数,确定大殓和出殡的时间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然后孝子报丧,请“人主”(娘舅家的人)。人主来后首先要查看死因。若是暴亡或因受虐待而死,孝子就非得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如果是正常死亡,人主还要察看死者的装裹,验看棺木,并要找出点毛病来敦促孝子解决,以示其对死者的负责和显示“人主”存在的价值。总之,“人主”这一天是最具有威严和权力的,正所谓: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人主”拉开了丧礼的序幕——

治丧

小殓——俗谓装裹或送终衣。主要是给死者穿寿衣。装裹前,先要给死者净面和理发,往口里放一、两粒珍珠或少许茶叶(一般是放茶叶)。给死者缝制5至7套新衣作装裹。贴身的衫裤必须是白绸,外面穿一、两套绸缎罩衣。寿衣的款式,采用旧时绅富之家的打扮,男子头戴衬帽,罩衣是棉袍马褂;女子头戴乌绫首帕,罩衣是大褂绣裙。用麻皮将两臂与躯体束结在一起。夏季小殓,还要在身上顺置一条与尸体等长的高粱杆,叫作“等身棍”。之后覆盖面,倒头(将遗体仰卧的方向颠倒过来)。遗体上面放一碗夹生小米饭,叫作“倒头饭”,饭里插一双筷子,叫作“香翎鬼箭”。最后,点起长明灯,用红纸贴神,白纸糊门。孝子在灵前设供燃香,焚化纸锞,大放哭声开丧。长治原城区给死者穿好寿衣后,还要往死者袖筒里放一种干烧小圆饼,数目比死者年龄多两个,分别装在两个袖筒内,俗称“打狗饼”。随带打狗饼,据说是为防阴间恶狗伤害。沁县对死者替换下来的衣服讲究随手撂在房顶,待安葬时烧掉或任其日晒雨淋,不再处理,以祛除不祥。在给死者装束好以后,家人即将其从床榻上移置到一块木板上,“男正女侧”,即男性死者仰卧,女性死者侧卧。屯留在给死者穿好后,要在死者的腹部放一杆秤和犁镝。潞城一带讲究老人寿终正寝后,将尸体从床上抬到椿凳上,叫“停念”,然后放进棺材。

守灵——也叫“守七”。停丧时间一般5天或7天,古稀老丧为9天。停丧期间,每日早晚烧香焚化纸锞,并哭祭一番,叫作烧纸,每日以家常饭供献。入殓后,灵柩两头铺设谷草,夜晚,男孝子守在棺首,女孝子守在棺尾,和衣而卧,此谓“寝苦枕块”亡古礼。潞城在守灵期间,都要请乐户吹奏,祭风取水。晚上坐场吹奏3天,叫“三献礼”。

大殓——俗称入木。于开丧后3天内深夜进行。大殓时,先举行送魂仪式。丧家给参加仪式的孝子发放孝帽或孝巾布,并给助丧者发一条用来避邪的白布(谓“离尸布”)。入殓前,棺材里面以白麻纸裱糊。棺盖下面贴1张圆形梅红纸剪纸花,叫作照面花。棺底铺垫煤末,顺置7棵谷草,铺设新被褥。褥上摆5张黄纸,错对陈放两排制钱,共7枚,叫作垫背钱。枕头制成鸡形,叫作鸡鸣枕。将阴阳先生列举的入殓用物放入后,安放遗体,遗体旁边安放一些死者生前嗜好的食品和惯用的小件器具(如瓷壶、茶杯、烟袋等)。遗体上面撒满“金银”锞篓。子女还要丢入一些硬币。最后,除去盖面,盖好棺盖,由木匠钉棺。棺盖上呈三角形钉3枚系有红布条的制钱,男子是左边钉1枚、右边钉2枚;女子相反。入殓完毕,将倒头饭移置棺首下边。壶关在人死后第3天晚上举行送魂仪式,事先准备一匹白纸马,叫“送魂马”。出发时,长子端1只瓷碗排头,众孝子跟随遗体转3圈后出门,助丧者持送魂马导行,行至土地庙方向的既定地点,面西焚香,长子奋力摔碎瓷碗,持马者将送魂马点燃,再以木棒用力一击,孝子们各依对死者的称呼反复祷祝:“某某,骑好马,踩好凳,上西天走好路!”同时高叫:“某某(晚辈先亡者)牵马来!”众孝子行跪拜礼,伏地哭祭。长子县还要进行奠主仪式,也叫“成主行奠”。事先,丧家将神主牌位写好,特意让“主”字上缺一点,写成“王”字。以隆重的仪式请大宾用朱笔在“王”字上加一点,是谓点主。在入殓当晚夜间十点左右,死者后裔亲友集队,音乐相随,至街头巷尾绕行一遭,叫“送灯”,沁源则叫“送魂” 。

报丧——近亲亲属丧,当即报丧;其余亲友可在大殓后报丧。报丧时,给每个亲友送6尺白布,以制丧服。

盛饪罐——此物乃必备的殉葬品之一。开丧即备个小型瓷罐,陆续从祭奠的供献中夹取少许食品添入罐里。出殡时,装入倒头饭、半斤猪肉和半斤黄米糕,最后用黄裱纸糊口,插上香翎鬼箭,随灵柩入葬。据说,这是怕死者来生讨饭或饿死。另外,盛饪罐不能用卡脖口的瓷罐,怕死者来生得噎食病。

镇物锅——属于镇邪的随葬品,出殡前准备1个砂盆或砂锅,内装1包镇物(乱丝乱麻、生铜熟铁、五谷等)。

辞灵——出殡前一日,将灵柩从室内移放灵棚下,叫辞灵。辞灵时,门槛外放1只青瓦,前面抬柩的人迈出门槛,必须先将青瓦踩破,把灵柩放在两条长凳上,叫起灵。

殡葬

灵棚——殡葬之日,均在院中搭设灵棚。灵棚前面摆设供桌,供桌上陈放纸扎,正中放灵牌。左右置纸扎“童男”、“童女”。灵牌取深蓝底色,描银贴金,上面搭一条黑纱。“童男”、“童女”各执一幅灵幡。大门上张贴白纸挽联。

丧服——出殡之日,孝子一律戴重孝,男戴孝帽,女扎孝巾,男、女孝子全穿孝衫、孝裤、孝鞋,腰束麻皮,是谓“披麻戴孝”。女婿不穿孝衫,只扎一条白腰带。

祭奠、吊丧——祭奠和吊丧在殡日上午进行。雇用鼓乐手吹奏传统戏曲娱灵。哭丧的女孝子号哭来到丧家。吊丧男孝子到灵前燃香、添供,烧一把鬼锞,跪拜磕头,号哭数声。吊丧祭品随亲疏而别。旧时祭品分四种,一是“三牲祭”:猪头、鱼、公鸡;二是“三滴水”:供菜四大碗、四小碗、四个碟子;三是“白头祭”:馒头;四是“刀番祭”;一斤猪肉。现今,近亲关系主要以猪头、“三滴水”为祭品。一般关系是糕点为祭品。友好、同事吊丧,一般只送挽幛,挽幛均取蓝色、黑色或烟色(咖啡色),不用白色。

壶关在殡日上午接灵——傍午举行接灵仪式,内外孝子齐集,灵牌导行,鼓乐齐鸣,孝子祭拜。

送殡——午饭后送殡。孙女抱灵牌导行,接着是鼓乐、挽幛,后面是灵柩。灵柩不用车载,而是放在临时绑扎的类似担架的丧具上,俗称“舆”,由助丧者肩抬。灵柩前后是嚎丧的男女孝子。灵柩前面拴一条灵布(现今一般以麻绳代替)。男孝子一手扶拉灵布,一手拄哭丧棒拉灵。长孙肩扛柳灵幡排头,长子紧依棺木排在最后,女孝子坐马车(个别地方步行)跟在灵柩之后,女婿端纸元宝行于侧。送殡至一定地点停止。孝子面向灵柩燃香、焚化纸锞,跪地磕头,停止哭泣,俗谓“祭止”。

下葬——安葬前,先由女儿和儿媳扫墓。女往外扫3下,媳妇往里扫3下。灵柩入葬时,棺首朝里安放,“童男”、“童女”和盛饪罐陈放在棺尾两旁,镇物锅放在棺盖上,棺尾放一块画符的瓦片,叫作镇瓦。然后封墓门,填墓冢。柳灵幡正对墓道插在墓冢上,哭丧棒插成一行。安葬毕,孝子在墓前举哀,焚化纸锞及其它冥物。襄垣一带在棺木定位后,由阴阳先生安置镇物,孝子入墓,用手帕在棺盖上轻拂浮尘,俗称“摸富贵”,并向外抛钱、抛馍,然后出墓同抬丧人动手掩埋。

寄埋——依旧俗,夫在,妇不能入坟,少亡者也不能入坟,都得先行寄埋别处。

燎火、水盆——送殡启程后,将守灵的谷草及死者生前使用的枕头堆集在大门外烧毁,表示烧除不祥,叫作“燎火”。同时在大门当间摆设一个盛有清水的面盆,靠盆放一把菜刀。送殡者回返丧家,必须先扶刀柄转三匝,以除不祥,然后方可进入大门。

复二(复三)——一般丧事复二,年逾古稀的老丧复三。殡葬第2日(或第3日),子孙全身着丧服上坟修基并行墓祭,随带凉粉、寿饼等供品及纸锞和铁锨到坟地,先整修墓冢,将寿饼的大部分摆在墓冢上。另外,柳灵幡的枝条上挂一张,撕碎一张抛撒在坟地里,然后烧香、焚化纸锞。届时可以拆孝帽脱孝衫。返家后,将寿饼包卷凉粉(或粉条)赠送族人,每户一卷。沁县、襄垣除复三外,还有“近七”,即葬后第一个7天,每个7天子女都要到坟头哭祭一次,一直到七个七日结束。“五七”前的各个七有不同的祭食要求,即:一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面条、四七火烧、五七酸菜煮水饺。“五七”最为讲究,其夜鸡叫前上坟祭哀,并做五色旗、小伞,称“五阎王”过伞。尽七(满七个七日),可脱去重孝,至此就算办完丧事了。

烧百日纸——初丧起满100天,在家里进行祭奠,并焚化灵牌,叫作“烧百日纸”。若百日内有惊蛰和清明两节,则必须在节前举行。

服忌——居丧期间,丧家必须严守若干禁忌,叫作“服忌”。比如,不得参加娱乐活动,不得充当娶送客,不得戴首饰,不得穿红挂绿等等。第一年春节,大门不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春节头5天,孝子不出门拜节,亲友也不到丧家拜年。

送死厚于奉生,逝者成为道具。一个丧礼下来,孝子精疲力竭,身心的疲惫十天半月都难以恢复。其实,这一切仪式都是演给活人看的,死者只不过是这场演出中的一个道具。也不知是何人发明的,死者已死,仍不让活人安生。难道只有这样才算尽孝心吗?还是火葬好,既清洁,又文明,还不占土地。长治市区自从上20世纪70年代建起火葬场,侈糜而又繁琐的土葬之风逐渐废除。但在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和观念的落后,土葬仍然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广大农村大力推行文明丧葬,统一划定墓地,丧礼由村委主办,简洁而又实用。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文化的进步。

农村丧葬习俗讲究多

一、倒头纸。在农村,当家里老人过世,首先要将他移动到厅堂,并且将脚朝内,头朝外,在床头处放“老盆”烧纸!这就是处死后要烧的“倒头纸”!

二、入殓。在农村,过去实现的土葬多用棺材,因此在入殓时,在我们农村要让老人口中有饭,或者用一些古币或玉石放在口中。

三、告庙。村中老人过世后,忙客不用请,听到鞭炮响自然到,如果过世的是女方,要倒头时给“娘家至亲”报信,而孝子会去祖坟报信,也就是我们农村所说的“告庙”或“引魂”!

四、报丧。如果女方去世,孝子会先向故人的“娘家”报信,而娘家人也会立即扎好“牌坊”来到吊唁!但是对于一般的亲戚,在第二天孝子会逐一报信,一般情况下,孝子报信不能进门,并扣头报丧!

五、破孝。在农村所谓的“破孝”就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做“孝帽”和“孝服”,在我们农村,鞋子也要用白布敷一层!其中,男子多为“羊角帽”,女子多用白方巾裹头!

六、设灵棚。为了方便宾客吊唁,常在厅堂门口设灵棚,众孝子分跪于两侧。灵棚正中设案桌,放祭祀用的贡品!

七、请厨。在农村,老人过世,一般要三天的时间,在发丧的时候,亲戚前来,主家要管一顿饭,在我这俗称“豆腐汤”!随着农村移风易俗,现在的农村,很少有用鼓乐手的了!但是,请厨却依然存在。

八、泼汤。在发丧的前一晚上,长子拿着引魂幡,后面孝子会抬着半桶面汤,沿路泼洒!

九、破土。在农村,在发丧的这一日清晨,众孝子一起去选定的坟地,由长子起前三楸土,以后的由忙客代劳,挖坑打穴!

十、起灵。也就是丧葬仪式的开始,亲友送老人最后一程,一般亲近的要行“九头十八揖”,待所有亲朋仪式完成后,仪式正式开始,在我这说是“出丧”!

十一、摔老盆。在丧葬仪式中,孝子拄哀杖,长子摔老盆。按照农村习俗,“摔老盆”要一次完成,而且越碎越好!

十二、路祭。在丧葬行进过程中,由于过去路途远,并且多棺木,因此有至亲在半路会准备一些瓜果,跟随队伍一路送至坟地!

十三、安葬。安葬完成后如果下雨是好的征兆,也就是所谓的“雨雪临坟出贵人”的含义。

十四、圆坟、在丧礼完成后的第三天,孝子要去坟地圆坟,按照农村老人的说法,坟堆越大越好,但是不能占了别家的地方!

十五、居丧。在农村,丧礼完毕后,有守孝之说,也会按照做“五七”,“百日”以及“周年”!并且过年不用贴春联,等到三年期后,一切如常!

广东满族的丧事和坟场

 满族丧葬,颇具民族特色,直至60年代前仍沿用。先将死去的老人,抬出大厅,继由子孙亲自为其穿着“装古”(寿衣)。然后把尸体横停在厅中,右侧向厅外。入殓时,死者的子女要剪些头发作陪葬物。出殡前,孝子跪在棺材头,把烧纸钱的灰盆摔烂,名为“摔丧盆”。出殡时,以棺材头先行,孝子身穿孝服,头戴凉帽,当出殡的仪仗到达城郊时,便与棺材分手,称“辞灵”。由于满族不在家里安“神主牌”故没有回灵的仪式。满族旧俗,死者以土葬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改火化,仍保留落土为安之俗,一直专辟“满族坟场”。
清代驻粤八旗子弟,身故后,原定3年一次将其骨殖护送回京,后改为常驻制,则设立“茔地”实行土葬。因此,驻粤八旗将军李尧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月初六日奉批在东郊番禺具属蟠松岭一带建立八旗茔地。据《驻粤八旗志》卷三?茔地中载:“八旗茔地在大东门外蟠松岭、驷马岗、官路、东碑亭、西碑亭五大段,计地八十九亩零。竖立四处界石,永为八旗安葬之所。”后因地处偏僻,又无设施,逐渐成为荒芜之地,而满族人多喜欢将先人骨骸葬于大、小北郊,尤以小北郊一带山岗为多,辛亥革命后亦然,世代相传迨至1955年10月间,因广州市城建的需要,征用小北郊狮带岗部分山地,广州满族抗美援朝支会即发动群众组织迁坟工作组,进行集体迁坟。广州市房管局为了照顾满族的风俗习惯,亦给予大力支持,拨给位于今麓景路土名的“杉窿岗”一片地,按规定拨给迁坟费,于1955年11月建立“广州满族坟场”。初期,迁入山坟共325穴(预计数为350穴),使用面积2400平方米。全部均为草坟,按次序编号,发给证明。还在坟场内建造大碑一座,正面写着“广州满族坟场”,由赵公伟书写;背面镶有汪宗猷撰稿、潘阜民书写的石刻碑记:“我广州满族,原设有八旗茔地在大东门外蟠松岭驷马岗,因位置偏僻,族人多不乐用,先人骨骸遍葬于北郊一带山岗。迨辛亥革命后,更因受着反动派统治压迫与歧视,迫得隐蔽民族成份以适应生存,该茔地更无人使用,以至不复存在。解放以来,在毛主席伟大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族人民已真正获得享受民族平等权利,因而觉悟提高,今年十月间,国家为着建设需要,征用狮带岗部分山地,我族人民即响应号召,组织力量办理集体迁坟。并在中国共产党之支持、人民政府之帮助及族人努力下,在小北郊外土名杉窿岗建立我族公共坟场。方向坐西南向东北,面积二千四百平方公尺,以作安葬先人骨骸之所。此记。”同时组成“满族坟场管理组”,选出赵公伟为组长,关祥为副组长,订立分工负责制度,做好坟场管理工作。1957年12月,族胞关凤臣捐款1000元增建“门楼”一座,作为坟场的正门。
及后,还有港、澳、台及海外满族同胞也带回先人骨灰葬入坟场,因而满族坟场使用面积不断增大。“满族坟场管理组”曾于1958年初向市房管局申请扩大坟场范围,1962年间,市政府规定白云山风景区内不准再葬坟墓,但满族坟场是例外,而扩展至整个“杉窿岗”。1990年3月12日,广州市园林局、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清理白云山风景区山坟的通告”发出后,葬于大、小北郊的满族先人坟墓,已全部迁入满族坟场。因此,满族坟场使用面积亦不断的扩充,坟墓不断增多。据满族坟管组1990年8月统计,坟场面积已达到1.3万多平方米,共有坟墓1743穴。至1990年,坟场面积比1955年2400平方米扩大了4.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