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满族的丧事和坟场

 满族丧葬,颇具民族特色,直至60年代前仍沿用。先将死去的老人,抬出大厅,继由子孙亲自为其穿着“装古”(寿衣)。然后把尸体横停在厅中,右侧向厅外。入殓时,死者的子女要剪些头发作陪葬物。出殡前,孝子跪在棺材头,把烧纸钱的灰盆摔烂,名为“摔丧盆”。出殡时,以棺材头先行,孝子身穿孝服,头戴凉帽,当出殡的仪仗到达城郊时,便与棺材分手,称“辞灵”。由于满族不在家里安“神主牌”故没有回灵的仪式。满族旧俗,死者以土葬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改火化,仍保留落土为安之俗,一直专辟“满族坟场”。
清代驻粤八旗子弟,身故后,原定3年一次将其骨殖护送回京,后改为常驻制,则设立“茔地”实行土葬。因此,驻粤八旗将军李尧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二月初六日奉批在东郊番禺具属蟠松岭一带建立八旗茔地。据《驻粤八旗志》卷三?茔地中载:“八旗茔地在大东门外蟠松岭、驷马岗、官路、东碑亭、西碑亭五大段,计地八十九亩零。竖立四处界石,永为八旗安葬之所。”后因地处偏僻,又无设施,逐渐成为荒芜之地,而满族人多喜欢将先人骨骸葬于大、小北郊,尤以小北郊一带山岗为多,辛亥革命后亦然,世代相传迨至1955年10月间,因广州市城建的需要,征用小北郊狮带岗部分山地,广州满族抗美援朝支会即发动群众组织迁坟工作组,进行集体迁坟。广州市房管局为了照顾满族的风俗习惯,亦给予大力支持,拨给位于今麓景路土名的“杉窿岗”一片地,按规定拨给迁坟费,于1955年11月建立“广州满族坟场”。初期,迁入山坟共325穴(预计数为350穴),使用面积2400平方米。全部均为草坟,按次序编号,发给证明。还在坟场内建造大碑一座,正面写着“广州满族坟场”,由赵公伟书写;背面镶有汪宗猷撰稿、潘阜民书写的石刻碑记:“我广州满族,原设有八旗茔地在大东门外蟠松岭驷马岗,因位置偏僻,族人多不乐用,先人骨骸遍葬于北郊一带山岗。迨辛亥革命后,更因受着反动派统治压迫与歧视,迫得隐蔽民族成份以适应生存,该茔地更无人使用,以至不复存在。解放以来,在毛主席伟大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我族人民已真正获得享受民族平等权利,因而觉悟提高,今年十月间,国家为着建设需要,征用狮带岗部分山地,我族人民即响应号召,组织力量办理集体迁坟。并在中国共产党之支持、人民政府之帮助及族人努力下,在小北郊外土名杉窿岗建立我族公共坟场。方向坐西南向东北,面积二千四百平方公尺,以作安葬先人骨骸之所。此记。”同时组成“满族坟场管理组”,选出赵公伟为组长,关祥为副组长,订立分工负责制度,做好坟场管理工作。1957年12月,族胞关凤臣捐款1000元增建“门楼”一座,作为坟场的正门。
及后,还有港、澳、台及海外满族同胞也带回先人骨灰葬入坟场,因而满族坟场使用面积不断增大。“满族坟场管理组”曾于1958年初向市房管局申请扩大坟场范围,1962年间,市政府规定白云山风景区内不准再葬坟墓,但满族坟场是例外,而扩展至整个“杉窿岗”。1990年3月12日,广州市园林局、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关于清理白云山风景区山坟的通告”发出后,葬于大、小北郊的满族先人坟墓,已全部迁入满族坟场。因此,满族坟场使用面积亦不断的扩充,坟墓不断增多。据满族坟管组1990年8月统计,坟场面积已达到1.3万多平方米,共有坟墓1743穴。至1990年,坟场面积比1955年2400平方米扩大了4.4倍。